春联起源于什么

2022-09-10 09:39:19 冷知识 阅读 投稿:木婉清

春联,又称春贴、门对、对联,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,用工整、简洁、精致的文字描绘美丽的形象,表达美好的愿望。它是中国人过春节的重要标志。当人们把春联和祝福贴在自己家门口时,就意味着春节正式拉开帷幕。那么春联起源于什么呢?

春联起源于什么

1.余亚飞的《迎新年》说:喜气临门红颜,家家户户贴春联;旧年告别迎新年,时间车轮总是向前。”每逢春节,无论城市还是农村,家家户户都要挑漂亮的红春联贴于门上,辞旧迎新,增加喜庆的节日气氛。春联的另一个来源是春联。古人立春时多贴宜春二字,后逐渐发展成春联,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辟邪、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。

2.从春节开始,第一件事就是贴上门神和对联。每当除夕(或29日,一些地区可能更早),家家户户都上街买春联。一些雅兴人士也在春天铺纸泼墨,装饰房子内外的门。春联也被称为门对、春贴、对联、对子、桃符等。中国独特的文学形式是用整洁、对偶、简洁、精致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,表达美好的愿望。

春联的真正普及始于明代,与朱元璋的倡导有关。据清人陈尚古的《簪云楼杂说》记载,有一年朱元璋准备过年时,下令每家每户都要贴一副春联来庆祝。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,后来改写在纸上。桃色是红色的,红色是吉祥的,避邪的意思,所以春联大多是用红纸写的。但庙宇用黄纸,守制(服孝未满)用白、绿、黄三色,第一年用白纸,第二年用绿纸,第三年用黄纸,第四年用红纸恢复。由于满族尚白,清宫贴春联用白纸包裹,蓝边包裹,红条镶嵌。

这里介绍一下春联的起源。

声明:星动号所有作品(图文、音视频)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,仅供网友学习交流。若您的权利被侵害,请联系langshutv@gmail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