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相的变化规律是什么(月亮每天都会自西向东移动,反射太阳光面积的不同产生了位相变化)

2022-11-02 20:32:55 趣味生活 阅读 投稿:阮星竹

月亮每天会自西向东挪动,伴随着反射面自然光总面积的差异形成了位相变化,称为月相。月相的变化趋势是:新月-娥眉月-上弦月-凸月-满月-凸月-下弦月-残月。

当月球运作到太阳与地球中间,被阳光照耀的半球型背对地球时,在地球上是看不见月球的,这一天称为“新月”或是“朔”,是阴历的初一。

过去了新月,伴随着月球的自转,在地球上能够看见一丝银钩一样月球,发生在天空西边,弓背朝西北,称为“蛾眉月”,是农历初三、四。

到农历初七、八,能够看见大半个月球,凸形朝西北,称为“上弦月”。

到农历初九至十四,能看见月球的一大半一部分,称为“凸月”。

农历十五、十六、十七,能看见一轮圆月,称为“满月”或是“望”。

到阴历二十二、二十三,又只看到了大半个月亮,凸形往东,称为“下弦月”。

再过几天,又变成一个蛾眉形月牙,弓背朝东,称为“残月”。

当月球再度运作到太阳与地球中间,又从朔逐渐,循环往复。一次月相变动的全过程就是一个“朔望月”,约29.53天,阴历一个月长度就是按照“朔望月”确立的。

月相的变化规律是什么

用一个口决能够简单的记忆力月相的变化趋势,那便是“上上西西,下下东西”,近义:上弦月在阴历上边月的前半夜,出现在了天空的西边,亮脸朝西。下弦月在阴历下边月的后半夜,出现在了天空的东面,亮面朝东。

声明:星动号所有作品(图文、音视频)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,仅供网友学习交流。若您的权利被侵害,请联系langshutv@gmail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