茶叶枯萎是指茶叶在杀死前消散水分的过程,导致更多的化学变化。根据方法和顺序,传统的枯萎方法包括阳光枯萎(阳光)、室内自然枯萎(摊位干燥)和上述两种方法的复合枯萎,现在也采用了人工控制的半机械化枯萎设备―萎凋槽。
枯萎的主要目的
降低鲜叶和枝梗的含水量,促进酶的复杂化学变化。枯萎和发酵过程产生的化学作用涉及广泛,与茶的香气、味道和汤的颜色有绝对的关系。
正常有效的枯萎可以消退鲜叶的草气,产生香味。同时,它还有水果或花的香味。茶的味道醇厚但不苦。
枯萎需要适当的温度、湿度和空气循环条件。
六种茶的枯萎程度
一般来说,绿茶不枯萎,不发酵;黄茶不枯萎,不发酵,但发酵后发酵;红茶不枯萎,后发酵;白茶重枯萎,不发酵;绿茶是枯萎部分发酵。
绿茶枯萎最轻,含水量在68%~70%之间;红茶枯萎程度较重,含水量降至60%左右;白茶枯萎最重,鲜叶含水量降至40%以下。